歡迎登陸利德爾(河北)藥業官網! 登錄   |  注冊   | 
 
 
首頁 > 人才中心 > 造成高死亡率病例的原因分析
造成高死亡率病例的原因分析
時間:2012/12/4 9:57:51 瀏覽:5802次

 

一、發病特點:

1、 解剖可見雞腺胃都極度萎縮,肌胃內膜(角質層)脫落、質脆、基部潮紅,腺胃乳頭腫脹出血、潰瘍,具有肌胃腺胃炎的一切癥狀。

2、 雞的免疫器官法氏囊、胸腺、脾臟等鈞有不同程度的萎縮,出血,具有典型的免疫抑制病的癥狀。

3、 解剖發現有散在的非典型新城疫、法氏囊炎的病理變化。

4、 無大腸桿菌,支原體等細菌病繼發感染的嚴重病例。

二、現場觀察及原因分析:

1、 飼料存放不當:飼料存放在室外溫度超過攝氏30度的條件下一周以上,并被塑料布包裹,使飼料內部過熱,水分增加,創造了飼料霉變,酸敗的條件。(據飼養員反映,觸摸飼料很熱,在飼料中發現有霉變,結塊的現象。)高溫,濕度增加,霉變等因素會使飼料中組胺含量急劇增加,在飼料中的精氨酸,組氨酸等氨基酸的共同參與,霉變,酸敗程度增加,形成肌胃糜爛素,刺激腺胃肌胃,使胃酸過度分泌,造成雞只出現肌胃腺胃炎的典型癥狀。

2、 飼料過熱、霉變、酸敗,造成飼料內營養物質缺失;肌胃腺胃炎癥造成雞只對營養物質吸收障礙;霉菌毒素、肌胃糜爛素被肌體吸收,導致免疫功能喪失,出現免疫抑制病的癥狀,致使部分雞免疫失敗,表現散在的非典型新城疫、法氏囊炎的病理變化。

3、 雞舍內空氣溫度、飲水溫度、飼料溫度過高,密度過大,雞群的抗應激能力下降;在雞群不健康狀況下實施的換料、免疫等外在因素,都可導致雞群死亡率的增加。

4、 雞群對細菌病的防治比較到位,大腸桿菌,支原體等細菌病繼發感染的病例很少,避免了因繼發感染造成的更大損失。

三、疾病推演過程:

飼料霉變、酸敗——霉菌毒素、肌胃糜爛素——肌胃腺胃炎——機體免疫功能喪失——免疫失敗——營養不良——應激因素——高死亡率。

四、防治建議:

1、 停喂問題飼料。

2、 補充優質維生素。

3、 減少應激因素。

4、 針對肌胃腺胃炎、免疫抑制、其他混合感染病癥,采取藥物治療。(胃腸粘膜修復藥物為主:如西咪替丁,魚肝油等。)

5、 改善飼料存放條件或縮短飼料存放時間:——陰涼、干燥、避光、通風。(1—2天送一次料)

6、 改善雞群生存條件:——降低雞舍溫度,通風,減少飼養密度,增加雞只活動空間。(盡快轉群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技術部供稿

 
400-061-5551
leader@cnleader.cn
0311-66035516
石家莊贊皇五馬山工業區
友情鏈接: 雞病專業網   |   35941獸藥網   |   中國獸藥信息網   |   中華中獸醫網   |   中國獸藥114   |   中國禽病網   |   豬e網|豬易網|養豬網
Copyingright © 2012 版權所有 利德爾(河北)藥業
免責聲明:網站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,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您覺得我們侵犯了您的版權,請告知,我們立即刪除!
備案號:冀ICP備12020573號-1